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振 广州报道1月19日晚,位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预算联网查询室,22台笔记本电脑依次排开,电脑里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3.0版正翘首以待多位省人大代表的体验。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预算监督处副处长孙文博一直焦急地等待各位代表的莅临。谈起这套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她如数家珍。“我见证了这套系统(人大代表履职小程序)从1.0版到3.0版进化的全过程,整套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经实现了对政府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
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就是为了满足现在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而建立。预算联网监控工作最早发端于广东,2004年8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省级预算支出联网查询系统1.0版,与广东省财政厅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首开先河,实现对支出预算线上线下结合监督。
过去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是钱够不够花,别把“钱袋子”花超了;现在党中央要求审查监督重点更多关注钱是怎么花的,怎么能花得更好、更有效。这对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孙文博介绍,目前,该系统已经在茂名、梅州、肇庆等3个地市开展试点,未来将陆续向全省推广。广东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3.0版本按照“三大功能+九大模块”设置,全新版的系统具备了服务代表多元化、资金监督动态化、分析预警智能化的特点。
具体而言,新上线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3.0版本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功能模块从4个增加到9个,省直联网部门由以前的财政、社保2个扩展到了审计、国资、医保、自然资源、统计、税务等8个部门,涉及的领域也从以前的财政预算支出,拓展到政府政策、税收收入和经济数据等多个领域。
“前些年参加省人大会议,要领一堆预算材料,现在有了这套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方便还好用!”广东省人大代表、江门开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梁俏筠回忆,“去年我就试用了这个3.0版本系统,感觉系统功能、监督环节和部门数量都明显增加了。”
让她惊喜的是,今年来到省两会的会议现场,她又有了新发现:在触摸屏端上,可以更加方便地查询政策文件、联网数据等信息,人大代表和群众关注的信息,在屏端上点一点就可以找到。
“随着监督方式不断完善,科技手段切实帮助代表提高监督的质量。”梁俏筠说。
“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了三个‘屏’。”孙文博说,第一个“屏”是手机屏,通过政务微信的APP推送预算报告草案及相关文件资料。第二个“屏”是触摸屏,通过图表、视频、漫画等多种手段和方式,让代表们更加了解预算编制情况以及闭会期间人大监督工作和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第三个“屏”是电脑屏,将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内容完整、真实地呈现给代表,让代表更加清楚财政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哪里。
孙文博介绍,本次大会期间,广东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尝试将预算联网查询室设置在了会场开阔空间,方便人大代表从房间赶往大会或分组审议现场时直接查询。
据了解,此次全新升级的系统3.0版本旨在推动实现全省预算联网监督“一盘棋”。
“我们希望开发一个可以适用于全省各市县的系统,免费将这个系统提供给市县使用,各地市将他们的数据集中进来,就可以形成一个省市县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联网监督系统,更加能够实现查询、统计、分析一个口径一致化,通过上下联动把监督工作做好。”孙文博说。
文本源自于网络, 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