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学习会暨履职平台建设的建设是什么样的
一、平台建设的背景
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将政协事业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近年来,政协工作实践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政协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迫切需要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规律、特点和要求有新的认识。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符合新时代要求、彰显新时代特色的履职平台,是提高政协履职实效和委员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平台建设的实践基础
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协加强了对人民政协履职平台建设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如上海市政协搭建“委员之家”“委员讲堂”等平台;天津市政协创建“津门协商”品牌;北京市政协创建了“京津冀三地三个层级”协商议政格局……这些做法为全国各地政协提供了有益借鉴。
首先,从实践基础来看,各地搭建履职平台体现出一些共性特征。
一是注重以界别为基础。如上海市依托界别组织开展委员活动;北京市推动委员之家全覆盖,打造“委员之家”;天津市开展“双岗建功”活动;广东省打造“委员讲堂”品牌;等等。
二是注重以课题为支撑。如天津市建立委员课题制,引导委员围绕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和议政;浙江省探索设立“三地三层”协商平台,开展异地联动协商活动;等等。
文本源自于网络, 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