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提升认识
推进智慧政协的建设,必然会对现有的政协运行模式与工作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会给委员们、专委会等机构带来一定的“额外”任务。要对这一点有正确的理解,要切实转变思想,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智慧政协的建设,以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当前工作中不适应政协工作发展和智慧政协建设要求的部分进行改革和突破。要把学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对联络员队伍进行强化,对服务观念进行更新,持续提升智慧政协的应用能力和水平,让智慧政协更好地发挥出为政协委员、为政协履职、为政协机关工作服务的作用。要加大工作调研力度,积极探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委员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委员们的多样化需要,同时,也要探讨利用智慧政协建设,为委员们提供“一站式”的履职服务。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政协自身工作的研究,把政协工作,尤其是机关工作中与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并进行统筹解决。
超前谋划,分步实施
智慧政协建设涉及到政协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它是一项影响全局的重大项目,需要提前谋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并制定出一套完善、体系化的实施计划,遵循长期发展与近期目标紧密结合的原则,不仅要确定智慧政协建设的发展方向,还要确定每一阶段要实现的目标与任务,对于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有步骤、有步骤地予以解决。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构建智慧政协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更多的学习与研究,进行更多的讨论与交流,进行更多的总结与反思,时刻保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做到委员需要什么,政协需要什么,我们就规划建设什么,保证智慧政协建设一直与政协同方向、同步调,做到适度超前,有序推进。
资源共享,注重协同
智慧政协建设对委员和政协机关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人人都参与、人人都使用,才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工作协同,才能真正体现信息化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智慧政协建设并不只是一个信息技术部门的任务,它也不只是将机关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手段简单地运用电子化和网络化就可以了。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系统性的建构,缺少其中的某一环节都将使整个系统的运作陷入困境。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科技部门、委员、活动小组、联络室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要使“智慧政协”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合理投入,强化管理
“智慧政协”的建设,必须“两手抓”,既要抓好硬件,又要抓好软件。要根据政协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各类应用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完善力度。政协委员、活动组、政协联络室、政协各参加单位、机关各部门都是各种系统软件的应用人员,他们要善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需求,从而推动各类应用软件的持续改进和提升。要想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能力,就必须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在强化软件建设时,要注意各种应用系统间的功能衔接与匹配,避免由于不同部门间不够协调、不够紧密,导致“软件”开发过程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从而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智慧政协建设刚开始的时候,会有较大的资金投入,要舍得投入,合理投入,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升级,保证系统建设适度超前,日常维护系统到位,为继续推进智慧政协建设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健全制度,加强防范
建设智慧政协的先决条件是工作流程的规范化、规范化、制度化,而要把工作流程的规范化、规范化、制度化、规范化,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智慧政协的建设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因此,要在对政协原有的信息化工作制度规范进行梳理和完善,并根据优先次序,将各项制度逐步构建并完善。将智慧政协的建设与各种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人民政协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为人民政协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要注重对它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正确地处理好信息共享与信息保密之间的关系,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智慧政协建设能够安全、高效、有序地进行。
文本源自于网络, 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